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科學報導與科學文化
Science Journalism and Science Culture 
開課學期
106-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新聞研究所  
授課教師
 
課號
JOUR7092 
課程識別碼
342 M30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備註
新聞所學生優先
限學士班四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科學報導在新聞報導中發展有數十年歷史,針對課題是科學的內容,但是隨著科學在社會上的影響日曾增,以及社會對於科學知識價值認知的改變,近來的科學報導,應該改變過去那種以瑜揚科學成就為目標的方向,發展出對於科學方法論以及科學知識意義的一種評論式報導,改正過去科學報導不自覺陷入對「科學」的一種「類置入行銷」思維。 

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標是訓練學生瞭解科學報導寫作的真義,為達成前述目標,學生應對於科學發展的歷史與知識本質有所瞭解,然後由寫作練習與改正討論,熟悉方法技巧,以能獨力完成真實且有意義的科學報導。
 
課程要求
閱讀指定書籍以及專文並撰寫心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chiatchi@ms62.hinet.net 
指定閱讀
指定閱讀
1. 懷海德(2000)。《科學與現代世界》。(傅佩榮譯)。台北:立緒出版
2. 張光熙、宋加麗(2002)。《科學的故事─解開千年來偉大科學的面貌》。台北:好讀
3. 詹姆斯華生(1998)。《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陳正萱、張項譯)。台北:時報
4. 查爾斯史諾(2000)。《兩種文化》。(林志成、劉藍玉譯)。台北:貓頭鷹
5. 約翰霍根(1997)。《科學之終結》。(蘇采和譯)。台北:時報
6. 達賴喇嘛(2006)。《相對世界的美麗─達賴喇嘛的科學智慧》。(葉偉文譯)。台北:天下文化
7. 江才健(1996)。《吳健雄傳-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台北:時報出版
8. 江才健(2002)。《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台北:天下文化
9. 江才健(2016年12月)。〈隨人云語看科普〉。《科學人》,178:68-71。

延伸閱讀
1. 布里辛斯基(1994)。《失控—解讀新世紀亂象》。(陳秀娟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2. 許烺光(1997)。《驅逐搗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王芃、徐隆德、余伯泉譯 )。台北:國立編譯館
3. 黃仁宇(2001)。《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台北:聯經
4. Michael Crichton(2005)。《恐懼之邦》。(洪蘭譯)。台北:遠流
5. 江才健(2010)。《科學夢醒─賽先生的文化沉思》。台北:經典雜誌
6. 韓毓海(2013)。《五百年來的中國與世界》。台北:大雁文化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以學生上課討論表現以及撰寫心得衡量其學習態度(20%) 
20% 
 
2. 
另外由學生撰寫之科學題材寫作評斷其寫作成績 (30%) 
30% 
 
3. 
最後以一篇學生自選題材的科學寫作作為整體評量(50%)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8  談近代科學與希臘傳統、宗教改革及反理性革命的成功與危機以及近代科學如何造成歐洲在近代的崛起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指定閱讀:
1. 懷海德(2000)。《科學與現代世界》。(傅佩榮譯)。台北:立緒出版
2. 張光熙、宋加麗(2002)。《科學的故事─解開千年來偉大科學的面貌》。台北:好讀

 
第2週
3/07  近代科學的知識特質及其興起原因
科學知識以及人類認知能力的真實和限度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指定閱讀:
1. 詹姆斯華生(1998)。《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陳正萱、張項譯)。頁212。台北:時報
 
第3週
3/14  近代科學文化和傳統人文傳統在西方社會中的兩種文化辯論以及哲思挑戰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指定閱讀:
1. 查爾斯史諾(2000)。《兩種文化》。(林志成、劉藍玉譯)。台北:貓頭鷹
 
第4週
3/21  由「五、四運動」的「救亡」「啟蒙」看近代科學在吾人文化中的地位
「救亡」急切需求塑成的「科學」信仰地位以及未完成的「文化啟蒙」辯論
科學對於戰爭與歷史的影響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延伸閱讀:
1. 許烺光(1997)。《驅逐搗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王芃、徐隆德、余伯泉譯 )。台北:國立編譯館
 
第5週
3/28  安排邀請科學家到課堂進行對話論壇
指定閱讀:無
 
第6週
4/04  近代科學造就近代世紀的真實和困境
在科學世代中「科學主義」的信仰以及對近代科學現象面和思維面的挑戰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指定閱讀:
1. 約翰霍根(1997)。《科學之終結》。(蘇采和譯)。台北:時報
 
第7週
4/11  科學普及思維下的科學報導寫作
二次大戰造就科學主流地位和樂觀氣氛下的科普思維和科學報導寫作
(交予採訪題材進行科學報導寫作)
延伸閱讀:
1. 江才健(2010)。《科學夢醒─賽先生的文化沉思》。台北:經典雜誌
 
第8週
4/18  科學報導寫作的發展和改變
科學報導寫作的興起和結構與思維的改變
(交予採訪題材進行科學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延伸閱讀:
1. 江才健(2010)。《科學夢醒─賽先生的文化沉思》。台北:經典雜誌
 
第9週
4/25  安排邀請科學家到課堂進行對話論壇
指定閱讀:無
 
第10週
5/02  科學報導寫作在世界與台灣的發展
介紹親身接觸的科學寫作在世界發展景況以及台灣科學報導在科學學術社群弱勢傳統結構及價值依附思維文化中的異質地位。
(交予採訪題材進行科學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指定閱讀:無
 
第11週
5/09  人類歷史文化中的新英雄和真實面貌的凡人角色
科學家人物和傳記的寫作(一)吳健雄傳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指定閱讀:
1. 江才健(1996)。《吳健雄傳-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台北:時報出版
 
第12週
5/16  人類歷史文化中的新英雄和真實面貌的凡人角色
科學家人物和傳記的寫作(二)楊振寧傳
(對科學人物進行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指定閱讀:
1. 江才健(2002)。《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台北:天下文化
 
第13週
5/23  人類歷史文化中的新英雄和真實面貌的凡人角色
談論如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泰勒、霍京、戴森幾位曾親身接觸以及其他如費米、歐本海默、費曼等多位頂尖科學家的人性面貌。
(對科學人物進行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指定閱讀:本人撰寫之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泰勒、霍京、戴森等科學家專文
 
第14週
5/30  到特殊科學設施(如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現場採訪
指定閱讀:無
 
第15週
6/06  面對近來科學面對問題的關鍵困境何在
(撰寫閱讀書籍或專文心得)
延伸閱讀:
1. Michael Crichton(2005)。《恐懼之邦》。(洪蘭譯)。台北:遠流
 
第16週
6/13  由科學報導到科學評論
認識「科學」是一種文化創造的真實本質,形成藝術評論般的科學評論寫作
(閱讀書籍或專文,交予採訪題材進行科學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延伸閱讀:
1. 江才健(2010)。《科學夢醒─賽先生的文化沉思》。台北:經典雜誌
 
第17週
6/20  如何進行科學報導寫作
科學家在文化中地位的再思考以及科學知識內涵的再探究
(閱讀書籍或專文,交予採訪題材進行科學報導寫作,並對寫作結果提出改正討論)
指定閱讀:江才健(2016年12月)。〈隨人云語看科普〉。《科學人》,178:68-71。